您好,您还没有注册!!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云中客 于 2020-11-10 14:13 编辑
社工助力 四川省成都崇州市道明镇孔村儿童私塾课堂常态化 采写 丁志学 11月8日上午,四川省成都崇州市“儒雅孔村”项目成果展示主题文化活动在道明镇协和社区隆重举行,17名私塾小朋友展示的经典国学串烧、街舞、合唱《天下第一家》等节目与孔村舞蹈队、协和社区老协舞蹈队的表演一样赢得阵阵掌声。崇州市农业功能区管委会副书记杨军,道明镇协和社区党委书记、关工小组长张经强,社区党委副书记孔立、社区纪委书记孔雪,四川孔子后裔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孔令禄、秘书长孔繁兵、副秘书长孔令科、理事孔令兴、孔令国、孔令艺,孔村文化顾问李腾复,儒雅孔村项目督导向德菊老师以及来自雅安、内江、遂宁、古蔺等地的孔氏宗亲代表莅临现场。
据悉,协和社区121户、246名“孔”姓村民,均为明未清初从山东曲阜迁入崇州的孔子后裔,故名“孔村”。崇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入驻孔村并于2019年7月开办孔村儿童私塾课堂以来,坚持每个星期日常态化活动,引导孩子们诵读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和《论语》等国学经典,配以小故事大道理视频短片、手工、传统礼仪等课堂教学,让孩子们从小学习经典、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培养兴趣爱好。在孔村社工站彭小莉、王汇两名青年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,儿童私塾课堂由开始的7、8名孩子发展到现在固定的16名孩子,他们在日常行为习惯、学习力和专注力方面均得到改变。如:5岁的刘曼熙同学,在刚上私塾课堂时,一节课只能坚持10来分钟,对国学知识不太感兴趣,现在,她每周按时上完整堂课并能跟读和背诵《三字经》《弟子规》等部分内容。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受到家长和村民好评,李玉辉说:“自从娃娃们上了私塾课堂后,对人有礼貌了,在家能做自己能所能及的事了,时不时还给我们背诵一段国学。”
走进国学、传承文化,协和社区关工小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”的重要指示,协助社工和孔村志愿者走访每户家庭,让其选一句最能代表家庭特色的内容作为家风传承的参照,并制作成“优良家风传承牌”挂在每户门前,让孔村村民及青少年进出家门都能浸润在家风家训的思想洗礼中,使优秀家风家训深入人心,村民诚信意识、互助意识等传统理念进一步巩固;儿童私塾课堂向每户村民发放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等国学经典读本,以儿童带家长,大手拉小手的形式,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接受国学熏陶,积淀国学底蕴。今年7月31日-8月2日,正值暑假,儿童私塾课堂链接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,在协和社区成功举办四川孔子后裔第一期“家风训练营”活动,21名来自成都、遂宁、大邑、新津、叙永的孔子后裔青少年与“孔村”42名青少年一道,共同学习家族知识及诗礼家风,并借此将“孔村私塾课堂”升级为“孔村学堂”,通过诵读经典,传承国学,让青少年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。
|